台灣照明雜誌
LIGHTING TAIWAN
當代色彩與光照明_場域形式與機能的再賦予
文化應先行於美學,
光與色彩是需要被設計的!
未來照明。照明未來
顏色對不對、光線好不好,
不僅關乎你我的生活,
同時也造就了、
一座城市的樣貌。
有光,才能看見色彩。
好的光搭配色彩、
才能豐富萬物的層次。
從文化跨域、
到全景光設計,
拜訪朱宗慶老師、
透過表演藝術的劇場經驗來學習,
理解由視覺到感覺、
是如何感動到人的心裡。
當代的策展,無論在哪一個領域,用光與藝術做連結,往往都是最能夠感動人、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,台北市長蔣萬安、觀傳局長陳淑慧、策展人楊佳璋的深度對談裡,透過當代光藝術節慶的樣貌爬梳,相信我們可以照見更多美感與夜間經濟的方向。
色彩上、光線照在上面,還有物體上,這三者的關係,讓我們理解到、美的關係是什麼,也影響著我們的心理與生理、比如說 ”CIRCADIAN ADAPTIVE LIGHTING”,聽著國衛院余幸司院長娓娓道來:它如何對應著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直覺印象,由非視覺感光細胞影響著人的睡眠品質、生理時鐘及情緒等。如果沒有了空氣和水,人類還能生存嗎?你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搖頭。如果沒有了光,人類還能健康嗎?會有人搖頭,也會有人猶豫不決。事實是,光與健康,二者密不可分。
環境變化,不變的是人。
關鍵是你我的感覺、意識、感官和身體,
在Signify總監Monica談到的全球策略布局裡,
所謂人工智慧將來會和人密不可分的關鍵,
在於能總和了親近人所必需的一切事物,
由光與環境出發,
因此智慧照明的整合是必要的,
這自然也是林原主委環境永續ESG推動中健康建築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無論是光源色或物體色,學習透過文化色彩資料的採集、數位藝術典藏是很好的開始,延伸建築、織品、料理、表藝、慶典民俗等多元群像,累積中擷取資訊分析趨勢、模式和關係,可以支援我們周全的用色決定、由色溫到色彩。
產業技術發展要跳脫單純機能性以及過度的外觀設計,
不為設計而設計,
教育避免產生不好用、不耐用、不人性、不需要的設計。
新一代的設計需要連結環境與行為,
必須誠實且經得起考驗,
是立足現實、表達生活的,
是有嚴謹的設計邏輯,是真實存在且有效的。
本期封面的光照明實踐案例,
正是將不同領域的形式與機能以明確的訊息整合一起,
萬豪Moxy是現代社交與新世代潮文化的表情、
正濱漁會大樓內庭透明電梯可以是歷史建築當代永續的文化治理;
雙橡園建築表現了文化地產的高度與美學經濟的創造,
ROYAL_CHEFTABLE如高原洞穴裡透入自然變化的光與fine-dinning照映。
當有了清楚脈絡的文句後,
揉合光與文化、藝術、健康、智慧、永續、經濟思維,
相信我們更能夠沒有疑惑地向前進行了。
未來,已是現在。
總和前述跨領域的採訪邀集,我這次的策劃用意是讓真正有實務、系統論述經驗的受訪者,帶大家跳脫純主觀判斷、在各自領域的公式外,能思得如何用光與色彩、為生活注入多一些的想像力!
CHASE the COLOR in your LIGHT
FEEL MORE.
照明公會顧問暨客座總編輯 孫啟能